您当前的位置:
我以我心画关公
接到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设计“关公”纪念邮票任务的电话,心情是忐忑的,不安的,更是激动的,这是对我的一大挑战,就像演员要扮演一个我们已经熟知的传统角色一样,作为画家也是如此,要将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创作出来,这种难度不言而喻,更何况是在被誉为“国家名片”的邮票上表现。
回顾五千年历史长河,曾经有无数英雄辈出,历史名人浩若烟海,难以胜数。然而,对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影响最为深远,被后世戴上炫目光环并尊之为“圣人”者,却仅有二人,那就是“文圣”孔子和“武圣”关公。“文圣”孔子已多次登上中国邮票,但“武圣”关公至今尚未步入方寸,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。
有人说,关公成为“武圣”,是因为在他身上集中着中华民族几乎全部的理想人格,乃至成为一种象征,一种信仰,是传承千年的精神文化财富。一座关帝圣祠,就是那方水土的民俗民风的展示;一幅关公圣像,就是千万民众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寄托。纵观中国历史,凡是经济繁荣、国泰民安的时期,就是文圣武圣得到尊崇的时期。今天,武圣关公登上邮票,无疑是和谐盛世鲜活的形象见证。
邮票是“国家名片”,邮票上的“关公”自然也代表着一种标准,“孔子”邮票推出时,就有学者惊呼:“终于有了文圣标准像”,武圣关公,究竟该以何种形象出现?
据统计,历朝有16位皇帝23次为关公御旨加封,使其由侯而王、而帝、而圣、而神。此外,在儒家,他被奉为圣人,在道家,他是天尊,佛教里也以他为护法神,在民间,他还是护佑四方的武财神。这多重的身份面目,带来制定关公像面临的最大问题:到底哪一个形象,才能将关公的多面身份全部体现出来?才能体现关公文化的“精魂”!其创作难度,不仅仅在于要求画技的精湛,更要有思想上的提升和对关公画像艺术新的理念,从而达到道德取向和审美取向的统一。的确,画关公,形易描,神难绘。乍一想来,关公的形象似乎并不难得,甚至只需寥寥几笔,我们就可以立即辨认得出。“丹凤眼,卧蚕眉,面如重枣,五绺长髯。”,关公的外型特征早已深深植入每个中国人的脑海。然而,仅仅像还不够。关公名垂千古,是因为他深谙春秋大义,忠贯日月,义薄云天,至死不渝。可以说,关公一生的事迹使他成为“忠义”的典型,是当之无愧的“万世人极”。
利用自己多年来对中国传统壁画的临摹经验,并借助佛教壁画的气氛来烘托关公“关圣帝君”神的一面,除了在形象、神态上塑造出关公“文能治国、武能安邦”的神威儒雅外,我画关公强调得更多的便是“忠义”二字,而“忠义”在今时今日,就意味着诚实、守信、公正和责任。画关公,归根到底是在画中国,以传统技法结合现代审美,画出中华民族的文化、历史和精神,这,才是关公画像的“精魂”所在。形神兼备,让关公忠义仁勇的形象发扬、流传下去,我想这才算是成功的作品。
我还反复研读了三国和众多演绎关公文化的文学艺术作品,注重深入挖掘关公的故事内涵。“当时义勇倾三国,万古祠堂遍九州;阶下苍松高百尺,气冲霄汉未能休”。关公赤面骑赤马、舞动青龙偃月刀厮杀疆场的雄壮场面,挑灯夜读《春秋》的感人情景,千里走单骑,过五关斩六将的神勇气概,忠心、忠诚、忠义报效蜀汉的浩然气节,仿佛跃然眼前。
关公文化博大精深,邮票的方案却只需三幅画稿,而关公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。在六易其稿,创作了关公标准像和“夜读春秋”、“单刀赴会”三幅画作之后,我又相继创作出“桃园结义”、“千里走单骑”、“挂印封金”、“水淹七军”、“刮骨疗毒”、“华容道”等作品,历时数月,通宵达旦,始以工笔重彩技法为关公绘出一部浓墨重彩的鲜活“画传”。我笔下的关公未着头盔,只戴布帽,所披的甲胄威武壮美,显现出武圣的气派,而布帽更能迎合百姓的心曲。布帽是平民出身的关公,关公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关公。
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人类学系教授、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博士Davidkjordan(汉名焦大卫)先生曾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;“我尊敬你们的这一位大神,他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敬。他的仁、义、智、勇直到现在仍有意义,仁就是爱心,义就是信誉,智就是文化,勇就是不怕困难。上帝的子民如果都像你们的关公一样,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。”。信然!这位美国学者的话深得我心。
我们生在一个文化历史格外悠久的文明国度,担负着五千年文化传承的重任,关公的忠义仁勇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形象。我们要用气势恢弘的作品,用堂堂正气展现、诠释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。能担当《关公》邮票创作的重任,为关公画传生平,喜迎盛世,实乃我三生之幸也!
——敦睦堂 晁谷